放弃起诉,也称为诉权放弃,是指 原告在民事诉讼中自愿放弃已经向法院提出的起诉请求,不再追究诉讼权利的行为。具体来说,原告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可能由于案件事实不利于自己、无法获得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达成了和解协议等原因,选择放弃起诉。
放弃诉讼请求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源于当事人的处分权。原告可以在法院判决之前放弃自己提出的部分或全部的诉讼请求,在同一民事法律关系当中放弃了诉讼请求,就丧失了相应的实体权利,因此无权就已经放弃的诉讼请求再次向法院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放弃起诉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了诉权。在某些情况下,如原告在起诉后放弃诉讼请求是基于某些特定原因(如已达成和解等),并且该和解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可能就不能再起诉。但如果放弃起诉并非基于上述原因,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是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总结来说,放弃起诉是原告在民事诉讼中自愿放弃起诉请求的行为,可能基于多种原因,并受到相关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的影响。
相关推荐:
- 凝“新”聚力 扬帆远航——潼关法院举办2025年新入职公务员培训班
- 丈夫纵火烧死妻子被执行死刑,儿子:跟父亲那边亲戚断联,想好好安葬母亲
- 黑龙江海林市法院:消失的被执行人 “曲线救国”背后的司法坚守
- 守护绿水青山 法治护航先行—如皋法院“世界环境日”普法宣讲走进校园、企业
- 月薪4700负债2544万!女子申请破产,法院回应
- 老人带孙女20年索要39万“带孙费”,法院判了
- 安康中院副院长刘新建一行到汉阴法院督导工作
- 女子称与岳云鹏有私生女,鉴定结果:不存在父女关系,法院判了:公开赔礼道歉
- 深圳一法院撤回估价300万元房产拍卖,理由:被执行人的儿子将于6月高考
- 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宣布辞去党首职务,全力参选下届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