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基础,下身就不基础”
“上下都基础,配饰就不基础”
最近,穿搭博主用魔性口诀解构时尚
这条“万能穿搭公式”跨圈“毕业”
来到各行各业
本期,我们一起用西安饮食
还原“万能公式”
解读西安“食”尚搭配指南

一个馍,一块饼,是人们最为常见也最离不开的美食。人们戏称西安为“馍都”——馒头叫蒸馍,烙饼叫烙馍,油旋饼叫“油旋馍”,石头烤饼叫“石子馍”……西安人对于“馍”的塑造,绝不止步于此。人们用天马行空的馅料和吃法,彻底丰满了“馍”的含义,让基础的馍,变得不再基础。
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的肉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卤肉,其精髓在于“腊汁”的传承和几十年“老汤”的底蕴。讲究的是肥瘦相间、软糯醇香、入口即化。
精选硬肋五花肉,肉要带皮,肥、瘦、皮三层分明。肥肉赋予丰腴油脂,瘦肉提供扎实口感,肉皮则提供胶质,让汤汁浓稠粘嘴。吃肉夹馍有不少门道,常见有纯瘦、肥瘦、皮瘦三种选择。在老饕眼中,皮瘦款堪称上品——丰腴的肉皮Q弹劲道,却毫无多余油脂,与紧实的瘦肉搭配在一起,口感层次丰富,堪称绝妙。

▲图源:陕菜网SCW
蛋菜夹馍

论起西安夹馍的“代表作”,不得不提蛋菜夹馍,以其丰富多样的配料、复合的口感和咸香的滋味征服食客。
烤到酥脆的饦饦馍从中剖开,先厚厚地抹上一层秘制玫瑰咸菜和辣酱,接着依次夹入一颗金黄流油的咸鸭蛋黄、一个煎荷包蛋、几粒香酥的花生米,咬上一口,层次分明。

▲图源:陕菜网SCW
香辣土豆片夹馍

切得极薄的土豆片,在沸腾的锅中汆烫得脆爽无比,再在芝麻酱与花生酱融合的秘制麻辣酱料里狠狠一蘸,酱料牢牢挂在土豆片上,师傅以最快速度把土豆片塞进刚出锅的烧饼里——张大嘴咬一口,味道集麻、辣、鲜、香、咸于一体,根据食客的定制,还可以加入生菜叶、花干、鸡蛋、香肠,甚至擀面皮……
普通的原材料经过特殊的制作方式,让烧饼夹菜,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一碗面,一箸食,是西安人餐桌上最朴素也最有代表性的角色。宽如裤带的是油泼面,麻辣咸香的是剁椒面,酸香沁人的叫浆水面……人们以滚烫的油泼、醇厚的浇头、辛烈的酸汤,让臊子与面条共舞,彻底唤醒面的灵魂。面的基础,变得不再基础。
油泼面

▲图源:非遗美食图鉴
油泼面的配料真的只有油吗?
经过高温淬炼,一勺热油成就油泼面的灵魂。刚出锅的面条爽滑劲道,铺上厚厚的秦椒辣子面、葱花末、蒜末等调料,唯有滚烫的菜籽油能激发所有调料的香气,让风味物质挥发到空气中,让辛辣的味道转化成浓郁的葱香、蒜香、辣椒的干香。这碗“滋滋”作响、红艳喷香的面,怎能不让人食欲大增?

▲图源:非遗美食图鉴
臊子面

▲图源:大雁塔街道办事处
西安的臊子面分为干拌、汤面两大“流派”,臊子和面分开制作,“基础款”的面条因为臊子的加入,增色添香,是西安街头最为常见的吃法。
土豆丁、胡萝卜丁、豆角丁、豆干丁炒出清鲜的素臊子;西红柿鸡蛋的浓郁汤汁裹满面条;鲜肉配上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烧出一锅肉香四溢、口感浓厚的肉臊子,这便是干拌“三合一”的经典搭配。
汤臊子面浇上酸爽可口的酸汤,码上黄花菜、木耳丁做的臊子,面条浸泡在热汤中,口感比干拌面更软和一些,但依然柔韧。先喝酸汤再吃面条,仪式感满满。
浆水面

▲图源:陕西文化
西安周至县的浆水面是当地特色,看起来清爽朴素的浆水面,吃起来却酸辣开胃,与普通的酸汤面更为不同。
由芹菜自然发酵的浆水散发着一种清新、略带酵味的酸香,给面条带来独特的风味。浆水菜盖在面条上,点缀辣椒段,淋上辣椒油,没有醋尖锐的酸味,柔和的浆水利口解腻,瞬间打开食客味蕾。

▲图源:陕西文化

吃惯了牛奶冰淇淋、喝惯了美式咖啡,还有什么新花样?
“食”尚继续推演,西安老味迎来新浪潮。人们用奔放的想象力,打破传统风味的界限,于是冰淇淋、咖啡、酸奶从常见的基础款,蜕变出新模样。
肉夹馍冰淇淋

▲图源:曲江新区
最近你有没有被“冰馍馍”刷屏?
“露脸”央视的肉夹馍冰淇淋,来自西安人记忆中的本地老牌“钟楼”。套上“铁圈虎背菊花心”的威化壳,加入肉松馅,口味模拟咸香酥脆的肉夹馍,口感却绵密冰爽,带有肉松的颗粒感,好吃又好拍,是年轻人追捧的夏日新品。

▲图源:曲江新区
石榴玫瑰酸奶

▲图源:银桥牛奶1978
西安人小时候爱喝的草莓味银桥牛奶,近期也口味焕新,“老西安”系列酸奶已经上架。
作为西安的特产之一,临潼石榴已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汁水丰富、味道甜美,中和了酸奶的尖酸,搭配香气馥郁的玫瑰,又赋予酸奶柔和的气息。不得不说,这样的搭配,既有本地化的探索,又满足消费者对口味的追求。
油泼辣子味,柿子茉莉味、麻嘴花椒味……“老西安”系列都是你没喝过的味道。

▲图源:银桥牛奶1978
油泼辣子冰酪

▲图源:陕拾叁
油泼辣子味的冰酪,是不是“黑暗料理”?西安新锐点心品牌陕拾叁给你答案。
坚果、焦香、醇厚的复合香味,与牛奶味形成绝妙的搭配。这一盒丝滑绵密的冰酪,油泼辣子香气从奶香中穿透出来,再搭配一块酥脆的秦酥或虎符饼干,让香气和口感的层次更加复杂多变。
更有糖蒜味冰酪、醪糟味、白鹿原樱桃味冰酪等诸多风味,成为游客打卡清单上的必选项,也是本地人想去尝鲜的“忒色”。

▲图源:陕拾叁
西安的饮食,根植于朴素的小麦与牛羊,却从未被“基础”二字所束缚。在多样的做法和搭配中,展现出惊艳的至味。
在西安,基础款不搭基础款
是食客们心照不宣的“万能公式”
来源:文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