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天刚微亮,济南南部山区柳埠街道外石村的小广场就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围着一口大锅行动起来,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
从今年3月开始,“村里提供免费大锅菜!”这条消息打破了山村的平静,传遍村子内外,成为村民们争相议论的新鲜事,至今,每个节假日以及周末,村里都会做爱心大锅菜提供给前来吃饭的村民、游客。免费大锅饭已经进行了40多次,为4000多人提供了免费午餐。

一碗菜一个馒头
免费吃,管饱
一锅饭,煮的是人间烟火。“周末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出门在村里吃,方便省事!”上午10点多,村口小广场上已经围坐了不少人,老人们笑呵呵地坐在帐篷下面,眼睛却一直盯着灶台的方向,锅里的菜正咕嘟咕嘟地炖着。今天做的是豆角土豆茄子豆腐烧肉,在大锅另一旁,高高的笼屉里面蒸着一个个圆圆的大馒头,笼屉下面的灶炉中,火苗正旺。
在棚子后侧的厨房里,村里的志愿者们还在和面、切肉,锅铲翻飞间,香气渐渐弥漫整个村头。从初春到盛夏,每一次开饭,都成了村里老人们最期待的“幸福食光”。“我们就等着周末呢,不用在家做饭,出门就有肉吃。”村民王丽笑着说。

坐在灶台上面掌勺的是村里的“大厨”王方桥,他已经有40多年厨师经历,一般人颠不起来的锅他都能颠起来,只见他坐在长两米宽一米的大锅旁,仔细观察着火候,锅下面的炉子里冒出阵阵浓烟,王方桥戴着口罩,肩膀上搭着一块毛巾,用铲子将锅里的菜进行翻炒。
“以往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我掌勺,如今听到村里要免费提供大锅菜,我更要来搭把手。”王方桥说,村里免费提供大锅菜是为了提高客流,村子人气高了,自己钱包也能鼓起来,“村里会做饭的,会炒菜的,会蒸馒头的都来了,大家都愿意搭把手。”

依托免费大锅饭,留住游客的脚步
中午11点50分,锅里面的菜做好了,村民得到消息前去排队领菜,王方桥往事先准备好的饭盒里面盛菜,人们有序排队领菜。
大锅菜的名气打出去了,每逢周末都有二三百人来到外石村,欣赏美景、享受美食。“打算将大锅菜一直持续下去。”看到大锅菜受到了村民和游客的欢迎,外石村村委委员们也在盘算着村里的下一步发展。
“村里产榆钱、槐花、油杏,最近几年还建起了民宿,我们还有免费的大锅菜,欢迎附近的市民周末来外石村玩。”外石村村委委员王浩说,为了做免费大锅饭,志愿者都是早上4点多就起来忙,一直到下午两点,每个周末都是如此。
据介绍,村里现有3家农家乐,种植了万亩珍珠油杏,打造民宿+采摘、民宿+餐饮等多种模式。外石村现已打造成集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生态休闲、田园观光、精品民宿度假等于一体的景区化村庄,“以前的村子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也不高,村里收入比较低,现在村里好多了,修了新的马路,建起了新房子。”外石村党支部书记王振说。

乡村音乐节吸睛无数
将打造吃、住、行一体旅游型村庄
在外石村,不仅有免费大锅菜,还有竹林剧场的文艺演出,在这里既能吃上美味佳肴,还可以听上一曲动人的音乐。
“我们村从去年就着手打造竹林剧场,村里出资将剧场周边坑坑洼洼的闲置地块整平,种上了1000棵竹子。”王振说,“村里每周有免费的大锅菜,现在又增加了竹林剧场的演出,我们村肯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山村的魅力会越来越大……”

“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特别开心。”村民杨立英说道,她一大早就来到小广场帮忙蒸馒头,不一会儿村里的公益演出队伍前来演奏萨克斯,她听得入了迷。“没想到村子还能这么洋气,发展得这么好。”王方桥说。
“村里的竹林剧场将以公益演出为核心,从免费大锅饭开始,到乡村音乐节,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其中。外石村也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吃、住、行一体的旅游型村庄,欢迎更多的游客来外石村打卡游玩。”王振说。
记者:李焜染 摄影:李焜染 摄像:迟广智 剪辑:迟广智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