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鑫)近日,湖南中医医疗系统迎来重大突破:患者龚女士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情有效缓解并顺利出仓。这不仅是湖南中医医疗领域运用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合并TP53突变)的首例成功案例,也展现出中医药在应对复杂血液疾病治疗时,与现代医疗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显著成效。
记者了解到,2024年4月,龚女士因出现胸部疼痛前来就诊,经医生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伴TP53突变)。经全面评估病情后,医生为龚女士拟定了全面、细致的中西医联合诊疗方案。同时,运用健脾补肾法,介入动员采集干细胞,实现干细胞优质动员。同年10月15日,患者进行了第一次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第12天,干细胞在受者体内成功完成了植入过程。随后,医疗组运用药物为患者进行了2个疗程的维持治疗。今年3月1日,患者进行了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第14天,干细胞顺利植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王跃介绍,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被称为串联移植,是当前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在国内骨髓瘤患者中,能够实现一次骨髓移植的比例不足20%,而进行双次移植的患者比例更是低于5%。
对于患有多发性骨髓瘤且合并TP53突变的患者而言,即便在临床上病情达到缓解状态,其远期总生存率依旧较低,肿瘤恶性程度高,中位生存期也不长。
在化疗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黏膜反应、反复高热,还伴有血便症状,治疗难度极大。
此次,中医药深度参与骨髓瘤治疗环节,在治疗期间,中药与中医外治法协同作用,可有效应对周围神经病变、骨痛、血栓等并发症,实现减毒增效。此外,该院还积极探索,将健脾补肾法融入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中,介入干细胞动员全过程。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已成功完成二十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随着新的干细胞移植病房即将投入使用,有望开展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项目,进一步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 无声世界的医患对话:贵阳市一医神经内科用笔尖传递医者仁心
- 岳阳3名学生上榜2025年“新时代湖南好少年”公示名单
- 有效发明专利达3.5万件,湖南湘江新区领跑全省区县
- 48小时内杀死98%癌细胞?这个中药谣言肺癌患者一定要避开
- 亚盛医药-B(06855)两项研究入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 包括一个Lisaftoclax (APG-2575)口头报告
- 湘疆同心护航生命迁徙 托克逊县人民医院“零差错”整体搬迁
- 52岁男子活动后呼吸困难,竟是罕见的
-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为攻克脑胶质瘤,带领团队奋斗了37年
- 发现肺结节,不必太惊慌(名医讲堂)
- 海南明码标价的干细胞“换”肺,全国首例结果出炉,15万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