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名医堂 | 胡三元:1/3癌症可预防,防病比治病更重要

时间:2025-08-10 09:34:00

编者按: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正以“医教研产养”深度融合之势,加速打造医疗创新产业高地。随着园区建设成形起势,一批高端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企业相继入驻,名医院、名专家、名医生不断汇聚,前沿医学成果、创新医疗手段持续涌现。为实现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双向赋能”,即日起,医学中心管委会特别策划推出《名医堂》专栏,搭建群众走近医学中心、享受尖端医疗、了解前沿科技的桥梁,让百姓真切感受到“名医在身边,健康有医靠”,共同书写“健康山东”的民生答卷。本期我们邀请到树兰(济南)医院院长胡三元做客《名医堂》。

胡三元

树兰(济南)医院院长

专家名片:

全国知名外科专家,杰出学术带头人。现任树兰(济南)医院院长,曾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院长。被誉为“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先驱者之一”,致力于推广腹腔镜技术30余年。

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的基础与临床、国产腹腔镜机器人的研发、肝胆胰微创外科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等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0余项科技奖励。

中国腔镜技术的“领头雁”

今年春节前夕,40多岁的张先生(化名)突然出现排尿灼痛症状,服药物后症状稍缓,但没过几天,竟发现排尿时混杂粪渣,偶伴气体溢出。他辗转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就诊,历经CT、肠镜、膀胱镜、膀胱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及治疗,但病症仍无改善。近两个月的辗转求医,张先生备受病痛折磨,体重骤降50余斤,身心俱疲之际,最终慕名找到树兰(济南)医院院长胡三元。

鉴于患者情况,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机制,最终确诊“结肠膀胱瘘”。手术过程中,胡三元发现患者乙状结肠、脐尿管韧带、膀胱粘连致密,形成一个巨大包块,最终在团队配合下,成功完成了这例高难度微创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管切除术。

这只是30多年来,胡三元完成的又一例腔镜手术。他清楚地记得,1992年4月7日这一天,他的团队完成了山东省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患者第三天就出院了。可以说,从传统开腹手术到腔镜手术,是普外科手术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技术慢慢成熟后,他开始探索腹腔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从胃肠道、脾脏、肝脏到甲状腺、胰腺……手术难度越来越大,手术领域越来越广,从良性疾病到恶性疾病,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近40年耕耘医学,胡三元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大胆创新,推动了一项又一项“外科革命”。

“现在医生需要通过几个小孔就能完成手术,但腔镜技术还是有一些局限。”胡三元举例说,像肠梗阻、巨大肿瘤等复杂情况仍需传统手术,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先进的机器人手术已崭露头角:“通过机器人,能更精准地完成高难度操作,甚至可以跨越半个地球实现远程手术,这是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

专家科普

在与手术刀相伴的近40年临床生涯中,胡三元一边探索通过技术创新治愈更多患者,一边尽己所能宣传防病知识让百姓少受病痛之苦。从手术台到科普讲堂,胡三元始终践行着“医者仁心”。对他而言,让老百姓少进一次手术室,比多治十个病人更有成就感。

注意生活小细节,1/3癌症可预防

“大家常常谈癌色变,但实际上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还有1/3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取得很好的预后效果的。”胡三元说,关键还是要增强大家的防病意识,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上去一点点地改变。

比如,吸烟与肺癌、胃癌有关,喝酒会引发食道癌、肝癌、胃癌和胰腺癌,每个人都知道吸烟、喝酒有害健康,那是不是可以从少吸一点烟、少喝一点酒做起呢?另外,要主动避免二手烟和厨房油烟,炒菜时尽量使用大功率抽油烟机,不能让油烟倒流。

再比如,少吃腌制、烧烤食物,少点外卖,避免高油、高盐饮食,这样就能减少高血压、脂肪肝、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另外,过热饮食会损伤食道和胃黏膜,使其处于反复烫伤、不断修复的过程中,长此以往也会诱发癌症。

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需要注意,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为放冰箱里就万事大吉了,特别是一些海鲜、肉类,即便冷冻保存也是有保质期的。切记,冰箱不是万能的,有些变质是肉眼无法识别的。

45岁以上人群,体检别忘了胃肠镜

“疾病预防很重要,但生病后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胡三元说,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人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他建议所有人过了40岁特别是45岁后都要考虑做一次胃肠镜,一旦发现息肉要及早切除,如果没有问题,可以间隔6年检查一次。

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法。约95%的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到20年时间。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用肠镜实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胆囊结石可能是沉默的“炸弹”

近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一种高发病和常见病。胡三元认为,这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饮食好了,肥胖的人多了,运动反而少了,这就给胆囊疾病带来隐患。

有些胆囊结石没有症状,但无症状≠无需治疗。胆囊结石会刺激胆囊发炎,胆囊有炎症时胆囊壁就会增厚,长期或者20年以上的胆囊结石可能引起胆囊癌变。另外,结石是会动的,如果一颗结石恰好排到胆总管,经过反复刺激,就可能诱发胆管炎和胰腺炎,继而出现发烧、腹痛加剧,甚至是胰腺坏死、休克等症状,之前治疗条件不佳的时候,死亡率甚至达到了50%,可见其凶险程度。

那么,我们如何尽早发现胆囊结石?右肩痛、胃胀、心脏不舒服,都有可能是胆囊结石的信号。目前常规的筛查方式为B超和CT,其中B超可以诊断98%的胆囊结石。如果怀疑结石一直未被发现,可进行CT补充检查。

一旦发现胆囊结石该如何治疗?因为胆囊结石硬度低,打一下就像是打在泥巴上,很难像肾结石一样被击碎,所以体外静脉震波碎石效果对胆囊结石效果并不好,已基本被临床淘汰。另一个方案是手术治疗,分为保胆取石和胆囊切除。这两种又该如何选择?

以一位80岁的老年患者为例,其胆囊功能尚在,但取石后仍有10%的复发可能,考虑到年龄增长,复发再做手术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这种情况建议选择胆囊切除。同样情况下,换做年轻人就可以保留胆囊,但一定要定点吃饭,尤其是不吃早饭,胆汁就会不断分泌、沉积,很容易复发。

语言能“治病”好心态更是“良药”

“治病要用三件宝:药物、语言、手术刀。”在胡三元看来,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的心态、情绪都非常重要,医生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来减少患者的压力,这其实也是治疗的一种方式,一个好的医生不是仅仅能把手术做好就可以。

在临床中,他就遇到过这样的肿瘤患者,因为不识字,对用药不过多纠结,都是按医生要求按时服用,术后10年来复查,一切指标都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大一点,生存期可能远超预期。而有的患者,自己研究药物说明书,不停地琢磨、反复地询问,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这就很容易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

“心理因素往往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变化,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肿瘤就容易趁机长大。”他建议那些“想不开”的患者,先让自己动起来,多做一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人只要一忙起来就没空胡思乱想了”。

门诊预约

挂号科室:肝胆胰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搜索树兰(济南)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

咨询电话:0531-81658055

树兰(济南)医院位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核心区,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医院汇聚了国内多位知名学者、教授、博导等高水平医学专家,形成了涵盖肝脏病学、感染病学、肾脏病学等多领域的专家矩阵,拥有菌群移植、腹腔镜技术、脑胶质瘤及转移瘤分子诊疗等特色诊疗服务。

现面向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相关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创新企业征集《名医堂》专栏典型案例,无论是名医大咖故事、科技惠民应用,还是创新服务模式,均可将相关素材发送至邮箱:4212287@qq.com。我们期待更多医疗资源惠及百姓民生。

记者:董莉 摄像:张桓宇 剪辑:张桓宇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