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村庄——第六埠村
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西南部,坐落着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村庄——第六埠村。这里位于子牙河、大清河与独流减河三河交汇处,自古享有“九河下梢、鱼米之乡”的美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口镇第六埠村村史馆,通过珍贵的史料和实物,追寻村庄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访这里的乡村记忆,感受它厚重的历史沉淀与蓬勃的时代新生。
【千年古村的沧桑变迁】
第六埠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间。传说杨六郎镇守边关时,安、范两姓在此立村,初名“安台”。后因修子牙河堤得名“第六堡”,清光绪年间举人冯济泽将其更名为“第六埠”,沿用至今。
村庄的发展始终与“水”紧密相连:1954年大水后迁址重建,1963年洪水中一片汪洋,1996年为保上游安全再度牺牲东淀泄洪……每一次与洪水的抗争,都刻写着第六埠人的坚韧与担当。


【红色基因代代传】
1944年8月,第六埠村成立了辛口镇、独流镇最早的党支部。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涌现出20多名抗美援朝老战士,红色血脉在此生生不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六埠村曾凭借乡镇企业跻身“全国百强村”第29名,但后期因经济转型陷入低谷。2017年,村庄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困难帮扶村。

【奋斗书写新篇章】
2018年,以郝庆水书记为“领头雁”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嘱托,依托三河交汇的生态优势,打造“红+绿+农”产业格局:2019年 建成“重走长征路”红色拓展园2020年 生态六埠景区对外开放2021年 南泥湾农业研学基地投用2022年 获批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2023年 廉洁文化主题园落成,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验收


如今,第六埠村已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等18项国家级、市级荣誉。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2023年夏,海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第六埠村党员干部冲锋一线,干群同心守护家园。2024年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察看洪涝灾害后农业生产恢复情况,他说:“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总书记的殷殷牵挂,温暖了村民的心田。谆谆嘱托,化为了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如今的第六埠村,正以“红色研学+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为引擎,加快建设清河湾水镇项目,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欢迎您来第六埠村
重走长征路,感悟红色精神
泛舟三河畔,领略生态之美
体验农事研学,唤醒田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