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放弃年薪60万 他回村当“支书”

时间:2025-08-17 20:52:00

在抚州市金溪县何源镇彭家村

有这样一位 "领头雁"

他放弃年收入 60 万的高薪

毅然回到生养他的故土

他带着企业管理的 "金钥匙"

打开乡村治理与产业振兴的新大门

他踩着泥土、对着镜头

把绿水青山变成村民的 "钱袋子"

他就是彭家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彭徇龙

一位用实干诠释初心的 "新时代赣鄱先锋"




初秋的彭家村,稻田翻浪、溪畔流清,整洁的乡村道路、绿植繁茂的小道、新做好的篮球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年轻人外流、集体经济薄弱的 "空心村"。


转折,始于 2018 年彭徇龙的归来。彼时的彭徇龙,在外地经商年入五六十万,是乡亲们眼中 "有出息的外乡人"。当时老村支书要退休,村里的老党员们对他很信任,推荐他回来当村支书。起初,彭徇龙也犹豫过,但为了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还是带上自己在外面的经验回到了家乡。



彭徇龙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全村1000多亩农田的高标准建设。现在农机设备能进田了,也有自来水可以灌溉了,这里刚收割的谷子马上就能拉去烘干厂。村民说,现在种粮轻松多了。




彭徇龙还把企业管理中 "标准化"" 激励制 "的思路搬进乡村,创新推行" 党员积分制 + 网格化管理 "。参加" 三会一课 "加2分,帮群众解困加3分,每季度公示积分排名。


治理顺了,产业兴的文章接踵而至。彭徇龙发挥人脉优势,自筹资金办起制衣厂,引进专业合作社流转 1200 亩土地建成制种基地,让传统农田变身 "金土地"。



2024年,村里建成的农特产品销售中心,更成了打通 "田间到舌尖" 的关键一环。为了卖好当地的土特产,年近五旬的彭徇龙从零学起拍视频、开直播,无人机飞起来了,"彭支书" 的账号火起了。


彭徇龙表示,他之前也对直播一窍不通,回来当村支书以后,就发现乡亲们有很多需求,比如农产品怎么卖出去等等。他就要硬着头皮,就要豁出去,去拍各种视频,发到网上,目的就是把村民的农产品推销出去。




如今的彭家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先后获评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 红旗党支部 " 。



村民彭建中说:很多事情都是从他回来之后才有改变的,因为他毕竟以前在外面也是承包的老板,他能够把那个几十万的工作辞掉回来做这个村支书,那确实也是想着为村民改变、为农村改变来的。所以从彭支书来之后,我们整个村委会村民见到他以后都是挑大拇指!



村民彭来平说:彭支书好,从他当支书,对村里做了很大贡献,什么自来水、修路都搞得好!



彭徇龙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学习,努力做好一个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让生活越过越好。



来源|都市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