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裹挟着渔歌的悠扬,吹过惠东的每一寸土地,也吹进了孩子们的心田。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情暖惠东”实践队再次抵达惠州市惠东县,启动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今年,实践队首次将当地非遗渔歌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计划开展8门心理课程、9场主题活动,并调研渔歌文化传承现状。据悉,这是该实践队第四年赴惠东服务。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情暖惠东”实践队,是一支成立于202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队伍建立之初,实践队主动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教育局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教学、活动和调研等特色活动,为惠东的孩子们营造关心、关爱、包容的心理健康环境,促进惠东本土优秀文化传播。此外,实践队与惠东携手,共同推动惠东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惠东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惠东县中小学师生、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保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

“渔歌心韵”是今年实践队的主题,也是基于以往经验的创新发现。基于以往的实践经验,实践队发现惠东拥有独特的渔歌文化,承载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情感记忆。因此,实践队今年将当地非遗渔歌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提升心理调适能力。此外,通过渔歌文化调研,实践队深度挖掘惠东渔歌文化独特内涵与价值,了解其传承现状,并产出30000+字调研报告。实践队还将推出“正念冥想”设备体验活动,为到场的家长朋友们讲解正念设备的功效,预期通过宣传辐射超3000人次。
日前,实践队已开展1场家庭教育讲座,3节教学课程,4场心理课活动,访谈4位渔歌非遗传唱人,邀请十余位家长朋友体验正念冥想设备。
文|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陈欣悦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