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检察院信访接待大厅,一面写着“秉公执法暖民心”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是73岁信访人王大爷特意送来的,他颤抖着握住检察官的手:“没想到你们不仅帮我解决了问题,还联系民政部门给我办了低保......”这暖心一幕,正是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党建红”引领“检察蓝”的生动注脚。
——政治铸魂:淬火成钢炼真金
“政治能力不过硬,办案就会偏离方向。”支部书记张检察官在主题党日活动上如是说。该支部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建立“三学联动”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每周五的集中学习。2024年以来,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累计学习超300小时,开展“办案经验大家谈”活动12次,破解党组织建设难题5个。
案例直击:在办理李某宇司法救助案时,党员干警发现申请人因交通事故致残,家中还有两名学龄儿童。检察官们不仅发放救助金,还协调教育部门解决孩子入学问题。“我们不仅要办好案,更要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张检察官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分享经验时说。
——堡垒筑基:头雁领航风帆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书记带头制定年度党建计划,将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考核。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2024年开展谈心谈话10次,为5名党员过“政治生日”。在组织生活会上,班子成员刀刃向内,查找整改问题7项,带动支部作风持续优化。
创新实践:针对信访案件办理中的难点,支部建立“党员先锋岗”,由业务骨干组成攻坚小组。在办理一起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时,党员干警连续两周加班,查阅卷宗200余册,最终通过公开听证化解矛盾。“我们就是要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支部副书记李检察官坚定地说。
——先锋淬火:百炼成钢铸铁军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该支部实施“培训+实践”双轮驱动,2024年开展控申“三检小讲堂”2次,参加全国专题培训4次。同时,组织党员干警下沉办案10件,定点帮扶困难群众2次。5名党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人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道德模范。
典型引路:党员干警王检察官在办理王某存司法救助案时,发现申请人因医疗事故致贫。她不仅启动国家司法救助,还协调残联、妇联等部门提供社会救助,该案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王检察官的这句话,成为支部党员的共同心声。
——履职为民:春风化雨润无声
“群众信访无小事。”该支部建立“1+N”多元救助机制,联合9家单位构建救助工作格局。2024年采用多元救助措施办理案件30余起,发放救助金40余万元。同时,联合法院、公安等单位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联合化解机制,化解重复信访积案56件,上级交办案件全部清零。
数据说话:
1.接收群众信访件538件,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100%
2.开展公开听证17件,简易公开听证5件
3.司法救助困难群众50人,发放救助金49.68万元
4.纠正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44件
——品牌赋能:守正创新谱新篇
“党建品牌不是花架子,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该支部倾力打造两项特色品牌:
1.“1+N”多元救助: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的救助模式。
2.联合化解机制:发扬“枫桥经验”,2024年化解复杂信访案件57件,群众满意率达84.03%。
启示:支部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年初制定“双融双促”计划,每月调度、季度分析。通过党建引领,控申业务核心指标同比提升23%,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结 语
从黄河之滨到崤函大地,三门峡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党支部用“五个聚焦”书写忠诚,以“五心”服务诠释担当。检徽在阳光下闪耀,党旗在风雨中飘扬,这支检察铁军正以党建为引领,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征程上阔步前行。(杜 睿)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