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汕特别合作区:文兴业盛 车城崛起

时间:2025-05-23 12:17:00

深汕比亚迪工业园一期鸟瞰。 深汕宣 摄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深汕特别合作区展馆。深汕宣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森)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精彩亮相。农文旅深度融合尽显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汽车城IP”枝繁叶茂影响力日盛,文化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一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折射出深汕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动人图景。

当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以打造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总抓手,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开发强度不断提升,“一主三辅”产业格局浮出水面,人口加速汇聚区域协同发展辐射作用持续增强,产城乡融合发展势头喜人。

文兴业盛,崛起中的汽车城闪耀文博,让越来越多人认识深汕,触摸深汕,爱上深汕。

高质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际,通过文博会,深汕特别合作区交出一份高质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靓丽答卷。

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挖农文旅资源家底,发挥自然要素齐全、多元民俗融合的优势,面向大湾区引入优质农文旅资源开发主体,打造精品、串联路线、形成矩阵,形成了“食、住、行、游、娱、购”一站式全链条服务,一跃成为热门休闲度假目的地。

通过“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建设,深汕乡村风貌持续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水涨船高。大安村、红罗村上榜广东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大安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串联大型工业企业的工业旅游路线和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正在精心打造,令人期待。农文旅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桃花源艺术村民宿入选2024年国家甲级旅游民宿,东方文旅等乡村文旅项目加紧建设,餐饮、住宿消费为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持续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体育+旅游”为深汕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全国骑射锦标赛、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总决赛等全国性赛事,“我要上全运”2025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深圳·深汕站)、“华体杯”中国匹克球公开赛等新兴体育运动赛事落户深汕。曲径通幽入眼皆景,黎头山畲族村居步道、小漠郊野径、东都岭郊野径环溪线等多条高标准、难度不一的郊野径串珠成链,构建出百公里深汕远足体系,深汕郊野径广受徒步爱好者好评。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深汕特别合作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57.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3.5%,深汕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可见一斑。

塑造“汽车城IP”服务产业发展

世界一流汽车城,往往都有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中,打造深圳特色的汽车文化就是一项重要工作。

担负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重任,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塑造“汽车城IP”,服务招商引资,扩大品牌效应,以文化之力赋能产业发展。

今年,一批承载深汕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的“深物汕品”文创产品首次亮相文博会,广受观众青睐,这正是深汕打造“汽车城IP”组合拳中的一记妙招。

“深物汕品”文创品牌形象汇聚了深汕自然地标、非遗文化形象和“三区三城”定位等意向,通过可感知、可传播、可共情的立体文化符号,构建起产业与文化交织共融的识别体系,在润物细无声中彰显深汕的独特气质与发展潜能。

本届文博会,鹅埠、小漠、赤石、鲘门以街道面貌首次登台,区域特色文化与产业优势联袂演绎,四大主题展区成为展现“汽车城IP”丰富内涵的主舞台——

鹅埠,打造深汕产业先行区、先进制造集聚区,承载千年古镇商运,融合革命与特区精神,尽显“飞地经济”之魅力;小漠,深水良港开辟国车出海新窗口,绝美岸线凝结滨海旅游明珠,形成一幅产业与自然共生的画卷;鲘门,粤东入珠三角门户,布局机器人小镇总部经济集聚区与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传统渔港迎来美丽蝶变;赤石,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高铁站、优质教育资源纷纷落地,中心组团,未来已来。

深汕盛景,徐徐铺展。从“造车”到“造城”,再到以文化“造势”,深汕正在用文化这支妙笔,勾勒出一座新时代汽车城的品牌坐标。“汽车城IP”建设持续深化、文化表达不断丰富,深汕特别合作区必将以更加立体鲜明的城市形象,驶向产业与文化共荣的广阔新境界。

文化认同构建 深汕汽车城吸引力

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文化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土壤。

深汕特别合作区充分发挥文化引才、聚力的关键作用,通过构建文化认同,吸引和留住一批批人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全国首个由飞出地全面主导的“飞地”和广东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闯”和“敢”的文化特质深深刻入了深汕的DNA。不惧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特质,浓缩成“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务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包容”这“五个特别”的深汕精神,成为这片热土吸引人才、激发活力的重要精神支柱,让越来越多有志于产业报国青年才俊在此落地扎根、逐梦前行。

此心安处是吾乡,文博会上,“宜居深汕”的专题展板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深汕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配套建设优质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深汕民生温度,背后是深圳一脉相承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来了就是深汕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许多新深汕人的共识和文化自觉。

除了硬件对标,深汕也通过文化活动,构建深汕人的精神家园。以“车城有约 文荟深汕”为主题,“季有盛典、月有精品、周有活动”的多维文化活动体系初步构建,一系列文化品牌、文化活动将实现优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直达园区、直通村居,让群众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形成产业、人才、文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文化与产业共融、人才与梦想齐聚,深汕正以更立体、丰富的文化形象走向世界。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