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留措施是指 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或收入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或处分这些财产,以确保将来法院裁决的执行。具体措施包括:
财产扣留: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进行扣留,禁止其占有、使用或处分,直到案件审结。
收入扣留:
法院可以不准被执行人领取其收入,从而迫使其履行法定义务。这种措施通常用于确保被申请执行人在限定的期限内支付欠款或其他费用。
这些措施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临时的,旨在保障未来判决的执行,同时给被执行人一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
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扣留措施,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以确保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被执行人而言,了解这些措施的法律后果,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是履行自身法律义务的重要一环。
相关推荐:
- 用人单位为何玩“抓阄决定员工去留”把戏 | 我来评
- 乍得前总理马斯拉被判20年监禁
- 凝“新”聚力 扬帆远航——潼关法院举办2025年新入职公务员培训班
- 湖北出台30条政策多维度助力“生得起、养得好” 延长婚假至15天
- 丈夫纵火烧死妻子被执行死刑,儿子:跟父亲那边亲戚断联,想好好安葬母亲
- 伊朗副外长:将对该国核设施采取新的特殊防护措施
- 深圳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将加快实施|聚焦深圳系列发布会
- 黑龙江海林市法院:消失的被执行人 “曲线救国”背后的司法坚守
- 守护绿水青山 法治护航先行—如皋法院“世界环境日”普法宣讲走进校园、企业
- 外交部:中方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坚决反对美方恶意封锁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