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穿孔石刀

时间:2025-05-03 14:18:00

穿孔石刀

石刀,即石头打磨制成的刀,史前即有。形状有长方形、半月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多种,早期打制的石刀,有切割、刮皮、砍骨、割草等多种用途。发展到磨制及穿孔的后期,其用途则仁者见仁,有礼器说,兵器说等等。《诗经》中记录有周成王一句话:“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庤”是储备,“钱镈”指锄铲,周成王的意思是让农夫们准备好农具,以便自己同群臣百官一起观看丰收的场景。“铚”就是割稻穗,普遍主流的观点认为,典籍中的“石铚”就是“石刀”,是古人收割庄稼的工具。根据贵州石刀的出土情况,以穿孔的半月形和长方形最为常见。在文明程度更高的中原地区,这种半月形穿孔石刀,主要是史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而青场瓦窑遗址属商周时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穿孔石刀出土于商周时期,乃至战汉时期或更晚些,是贵州与中原稍不一样的地方。

这件穿孔石刀整体磨制精细,呈半月形,两角因使用磨蚀,已稍圆钝。正面微凸,背面平直。弧顶线条流畅,单面直刃,平滑锋利。刀身正中靠上部位,有一穿孔,孔外大内小,非常精致。

穿孔石刀不仅是实用工具,还可能蕴含着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内涵。它或许与当时的祭祀、礼仪等活动存在某种联系,是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一种物质载体,为研究贵州古代精神文化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