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量子精密测量“牵手”传感技术 多款量子传感器在合肥发布

时间:2025-05-18 17:40:00

大皖新闻讯量子科技是安徽三大科创前沿高地之一,传感器则是安徽先进制造业的“三谷”之一,均被写入2025《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为了让传感设备拥有“更加敏锐的感官”,5月18日,在合肥市量子科仪谷举行的2025量子精密测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会议上,国仪量子发布了自主研制的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量子磁力仪、微波场强仪等量子传感器,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

传感器相当于人类五官的延伸,让万物有了“眼睛”“耳朵”“鼻子”,变得更加智能,从而实现“万物互联”。在现代生活中,小到通信家电,大到航空航天,传感器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一部智能手机有数10支传感器,一部豪华轿车的传感器多达200支,一辆标准动车配置有1900多支传感器。

而作为量子科技的主要赛道之一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利用能级跃迁、相干叠加、量子纠缠等量子特性,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前沿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在测量灵敏度、分辨率等方面有望突破经典技术极限,实现“不可见为可见”的转变。

当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与传感器相结合,会发生什么?在2025量子精密测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会议,国仪量子发布了最新的“答案”。其中,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采用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量子传感技术,是目前人类能制造的最小的传感器之一,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可应用于芯片无损检测等领域。量子磁力仪灵敏度远超传统磁力计,实现了极弱磁场高精度测量,可用于检测心脏跳动产生的磁场变化,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全新手段。微波场强仪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传感技术,具备高动态范围、高精度的微波电场测量能力,适用于微波计量测试、电磁环境监测等领域。

国仪量子技术负责人许克标博士介绍:“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系列量子传感器的研制成功,为电力、能源、基建、半导体、新材料、医疗检测、计量科学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检测技术升级方案。”安徽省量子精密测量制造业创新中心负责人、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表示:“随着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正进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国仪量子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推动量子传感器向更高精度、更小型化、更易使用、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王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