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各地开发区共话产业服务链,探索政务服务新范式

时间:2025-07-25 22:03:00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远怀

7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作为此次研讨会四个分会场之一,以“打造产业服务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开发区分会场同日举行。

本次研讨会历史上首次增设开发区分会场,汇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开发区的政务服务一线实践者,与会嘉宾通过主旨演讲、案例分享,深入探讨了政务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的创新路径。

分会场伊始,天津市政治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龙,以“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功能区”为题,从国家治理体系视角,深刻阐释了功能区的定位价值与运行逻辑。

杨龙指出,现代国家治理需要实体性行政区与虚体性功能区的协同配合,功能区以其“轻装上阵”的优势,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杨龙特别强调,在新发展阶段,功能区要避免“路径依赖”,应当聚焦创新能力集聚,通过“产城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则以“空间治理与功能(开发)区协同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空间治理与功能区协同,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为开发区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实操指引。

他认为,功能区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三对关系”:与行政区的权责边界、产业链的空间适配、政务服务的数据赋能。

“ 我们应当通过改革的方式,尤其要通过系统创新的方式来推动开发区、功能区与区域产业链高度融合,来推动开发区、功能区发展。”朱正威说。

在省市代表发言环节,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腾刚介绍,贵州省以“企业之家”为载体,重构涉企服务生态,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实现服务全覆盖,高效响应企业需求,让政务服务更贴产业需求。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张萌分享了将 “高效办成一件事” 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周期的经验做法,通过重塑管理体制,整合设立科技和产业促进局、营商环境建设局,并首创“亦企服务港”体系,打通政企互动“最后一公里”,以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推动产业聚变。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邱友梅介绍了以增值化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先进经验,通过“内容增值”“效率增值”“技术增值”,让 “高效办成一件事” 从口号落地为产业发展实效,彰显了开发区服务产业的核心职能。

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长洪分享了该区“一个平台统服务”改革做法,通过集成市级平台数据、打造160个特色“一件事”场景,通过集成化改革、专业化服务、增值化赋能展现了政务服务从单一审批向生态赋能的转型。

杭州市钱塘(新)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路宁介绍了该区以“政府所需、企业所盼、发展所要”为出发点,以“企服新干线”数字平台为核心,构建的覆盖人才、科创、金融等8大板块的增值服务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绚宇分享了该区秉持“亲商服务”理念,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先进做法,通过创新集成服务模式显著提升办事效率,同时依托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全链条保障。

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克华介绍了淄博市以项目审批改革破解园区产业发展难题,通过重塑项目审批流程为产业发展 “提速增效”,以审批环节的 “减法” 换来了产业发展的 “加法”。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封冰涛介绍了该区针对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推出“4+5+5”机制,通过严审“四张清单”精准筛选企业,聚焦五大难题创新解决方式,精准破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产业发展 “卸包袱、清障碍”。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通过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主导产业关键环节,重构政务服务流程,为区内产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一类事”集成服务,探索出一条以政务服务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分会场上,郑州航空港重点展示了围绕新能源汽车、跨境贸易、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系统梳理产业全周期、全场景、全链条发展图谱,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服务链“一类事”赋能产业发展。

分会场召开前,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的30余位嘉宾还深入郑州航空港的政务服务前沿阵地,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航空港体验”。

“通过参观我感受到郑州航空港在政务服务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面,给全国政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同时郑州航空港对每一条产业链都做了深入研究和精细化梳理,展现出了政务服务方面的速度、精度和温度。”陆绚宇说。

“郑州航空港在政务服务中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办代办的体贴和周到服务,在全国政务服务改革中走在了前列。”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导凌争说。

“郑州航空港结合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服务非常有特色,特别是在参观比亚迪工厂的过程中,我看到企业用工等各个方面,郑州航空港都是以‘一类事’的形式来服务企业发展,给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助力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李长洪说。

本次分会场既是经验的汇聚,也是未来的起点。从北京经开区的“多跨关联”问题解决到郑州航空港的“一类事”集成办理,从杭州的“增值服务”到苏州的“数据赋能”,各地的实践经验展现了开发区依托特殊体制机制,通过政务服务创新打造产业服务链的多元路径。

优化政务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郑州航空港一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政务服务赋能产业发展提供产业链发展‘一类事’的港区经验。”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推荐: